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雷暴潜势预报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王秀明  俞小鼎  周小刚 《气象》2014,40(4):389-399
基于雷暴发生三要素的雷暴潜势预报思路已被广为接受,文章旨在讨论其在业务预报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内容包括大气层结不稳定与对流;雷暴触发机制与抬升作用及其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如何处理雷暴发生三要素"足够"的问题;"流型识别"与"配料法"的综合应用等。层结不稳定是雷暴发生三要素之一,也是短时预报分析的重点.文章讨论了各种中尺度不稳定在雷暴发生中的作用,给出了估计CAPE值时空演变的着眼点,对位势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概念及其判据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2.
2012年早春河南一次高架雷暴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常规观测、新一代天气雷达、雷电定位监测和1°×1°NCEP分析资料对2012年早春河南一次伴有多种天气现象的高架雷暴(elevated convection)成因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建立了高架雷暴天气的流型配置模型。结果表明:(1)本次高架雷暴发生在中纬度暖性低槽发展东移的环流形势下,边界层顶以上近中性条件不稳定性层结(偏向于很弱的条件不稳定)在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和低层暖湿平流的强迫作用下,使得700 hPa以上出现较大范围的较强上升运动,地面冷高压后部偏东气流对高架对流的产生具有冷垫作用。(2)出现高架雷暴的大气低层存在较强的逆温层,700 hPa暖温度脊前的西南暖湿低空急流为高架雷暴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并使低层逆温层顶以上出现弱条件不稳定层结和较高的露点,两者结合导致弱的最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MUCAPE,其值在10~50 J·kg~(-1)之间,高架对流是由逆温层顶附近及其以上的暖湿气块被抬升而造成的,对应1.0~3.0 m·s~(-1)的雷暴内最大上升气流。(3)此次高架雷暴发生在强斜压环境中,有较强的动力不稳定,中低层0~6 km和0~3 km垂直风切变值分别为(3.0~3.7)×10~(-3)和(5.0~5.3)×10~(-3)s~(-1)。(4)本次过程-10℃、-20℃层高度分别在5、6.5 km,弱对流云顶高度多在6~8 km或以上,超过了冻结层高度,易导致雷电发生。(5)从流型配置模型看,高空暖性低槽、中高层强烈发展的温度脊、700 hPa强西南暖湿低空急流和边界层冷中心、冷温度槽、地面冷高压等是值得关注的影响系统,当这些天气系统有利配置时,应注意低层逆温层、中层弱条件不稳定层结的建立以及高架雷暴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Spring greening in boreal forest ecosystems has been widely linked to increasing temperature, but few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unravel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climate variables such as maximum temperature (TMX), minimum temperature (TMN), mean temperature (TMP), precipitation (PRE) and radiation (RAD) on vegetation growth at different stages of growing season. However, clarifying these effects is fundamenta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patio-temporal divergence in the responses of Finland’s boreal forests to climate variables using the plant phenology index (PPI)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latest Collection V006 MODIS BRDF-corrected surface reflectance products (MCD43C4) from 2002 to 2018, and identified the dominant climate variables controlling vegetation chang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May–September) on a monthly basis.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regression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response of PPI to climate variables and distinguish the separate impacts of different variable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e dominant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PPI in May and June, with TMX, TMN and TMP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for the variation of PPI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respectively. Meanwhile, drought had an unexpectedly positive impact on vegetation in few areas. More than 50 % of the variation of PPI could be explained by climate variables for 68.5 % of the entire forest area in May and 87.7 % in June, respectively. During July to September, the PPI variance explained by climate and corresponding spatial extent rapidly decreased. Nevertheless, the RAD was found be the most important explanatory variable to July PPI in some areas. In contrast, the PPI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was insensitive to climate in almost all of the regions studied. Our study gives useful insights on quantifying and identify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limate variables to boreal forest,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ossible response of forest under future warming.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江淮切变线及暴雨的气候态特征,从而为未来的江淮切变线暴雨的业务预报和科研提供参考,利用欧洲中心风场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降水资料,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向0风速线3个客观判据,统计了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暴雨、切变线以及切变线暴雨。结果表明: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有30.2 d出现暴雨,有33.2 d出现切变线,22.0 d出现切变线暴雨,切变线暴雨日数占切变线日数的近2/3,占暴雨日数的近3/4;6—7月江淮地区出现切变线和暴雨的日数有不显著的年际增长趋势,增长率比江淮切变线暴雨大一个量级,而后者的日数在近33年基本维持不变。江淮地区的切变线日数、暴雨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2000年前年际波动较大,2000年后年际波动较小。6—7月江淮地区的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三者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在1981—2007年,江淮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与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较为一致。1995年前,6—7月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3年的周期,1995年后没有显著的周期。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4 d的周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不存在明显周期,切变线暴雨日数在梅雨期内稳定维持,且江淮切变线暴雨最集中发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内,说明梅雨期降水以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85.
基于CMIP5模式的中国地区未来高温灾害风险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CMIP5中22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RCP8.5情景下中国未来近期(2016-2035年)、中期(2046-2065年)、远期(2080-2099年)3个时段高温灾害风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估。结果表明:中国未来不同时期高温致灾危险度可能逐步增加;未来不同时期高温风险也趋于升高。III级及以上的高温灾害风险等级范围将增大,特别是东北三省、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福建等省(区)处于高风险等级的面积明显增大,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在近期将出现V级高温灾害风险,中期和远期V级高温灾害风险将扩展到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西和广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86.
87.
袁薇  孙建奇 《大气科学进展》2009,26(6):1209-12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mmer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SNAO) and the simultaneous Northern Hemisphere (NH) l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by using the Climate Research Unit (CRU)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NAO is related to NH land SAT, but this linkage has varied on decadal timescales over the last 52 years, with a strong connection appearing after the late 1970s, but a weak connection before. The mechanism gov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NAO and NH land SAT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ch a variable relationship may result from changes of the SNAO mode around the late 1970s. The SNAO pattern was centered mainly over the North Atlantic before the late 1970s, and thus had a weak influence on the NH land SAT. But after the late 1970s, the SNAO pattern shifted eastward and its southern center was enhanced in magnitude and extent, which transported the SNAO signal to the North Atlantic surrounding continents and even to central East Asia via an upper level wave train along the Asian jet.  相似文献   
88.
近一百年中国东部区域降水的年代际跃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均生函数方法对1900~1950年中国东部测站降水资料进行补插, 通过与英国Climate Research Unit (CRU) 的网格点降水资料以及王绍武等 (2000) 重建的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 构造1900~2006年中国东部华北、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月平均降水指数序列, 并用一阶矩突变扫描式t检验对这三个区域降水的多时间尺度跃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最近一百多年来长江中下游降水发生了5次年代际尺度的跃变, 华北以及华南的降水均发生了4次年代际尺度的跃变。各区降水同时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 4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以及70年代中期发生跃变。具体而言, 20年代初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降水发生年代际减少, 而此时华北降水年代际增加; 40年代中期, 三个地区的降水都同时增加; 60年代中期, 华北降水减少, 相反地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降水发生年代际增加; 70年代中期, 华南和华北地区的降水出现年代际减少,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在80年代初发生年代际增加。研究还表明, 降水跃变发生的时间尺度范围可以为我们预测跃变发生以后降水气候平均态的持续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赵娟  王斌  刘娟娟 《气象学报》2012,70(3):549-561
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DRP-4DVar)方法的背景误差协方差是由基于历史预报的扰动样本统计得到的,为了改进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系统中背景误差协方差的流依赖特性,提出了对初始扰动样本进行预分析的新思路,即在对背景场分析之前,利用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系统本身对每个样本进行预先分析,使得统计出的背景误差协方差随实际的天气形势而变化,从而实现其在真正意义上的流依赖,且在循环同化时能够避免滤波发散现象的出现。试验结果表明,对样本进行预先分析能够通过改善同化系统中背景误差协方差的空间结构和流依赖特性,来进一步改进降维投影四维变分同化方法的性能,为数值模式提供更精确的初始场,从而提高了基本模式变量的预报精度,并改善了对强降水的模拟能力。相比较而言,对所有初始扰动样本都进行了预分析的同化试验能够得到最优的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90.
采用集合经验模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以及滑动t检验方法,基于漠河市1958~2019年逐日气温及降水数据,对其进行了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漠河市日平均温度年平均整体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43°C (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年均温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日最高温度年平均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61°C (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日最高温年平均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日最低温年平均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小,整体呈增温趋势,EEMD非线性增温速率为0.21°C (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日最低温年平均突变时间点为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漠河市年降雨量、夜间年降雨量和白天年降雨量均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且增加幅度远高于减小幅度,整体呈增加趋势,EEMD非线性降雨量增加速率分别为14.05 mm (10 a)-1、7.71 mm (10 a)-1和5.12 mm (10 a)-1,滑动t检验显示漠河市近60年来年降雨量、夜间年降雨量和白天年降雨量均不存在时间突变点;EEMD和线性趋势分析均表明漠河市近60年来气温和降水都均呈增加趋势,但前者增加速率远高于后者,说明传统的线性趋势分析可能会低估漠河市的气温及降水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